查看原文
其他

在北大,新体验!

热爱阅读的 北京大学 2022-11-05



敦煌写经,宋元旧椠卷轴经折,蝴蝶包背传统文化之悠远中华古籍之魅力在这里,带你身临其境北大融媒体中心携手北大图书馆特别推出“我在北大修古籍”系列视频在雕版印刷学习中感知油墨与木板的交融在古书修复体验中见书页在细微处重获新生从这里开始

一起沉浸墨香,穿行历史吧!



 ↓点击视频,体验在北大修古籍↓ 

书可爱,文化亦可爱

北大图书馆一层北厅,有这样一个常设展览。近两年来,一些“可爱的中国书”,一直静静地在展柜中等待读者的到来。

“可爱的中国书”——中国书史展,以著名图书馆学家、原北大图书馆学系主任刘国钧先生《可爱的中国书》一书为名,把中国图书发生发展的历史生动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

从殷商甲骨到敦煌遗书,从经传正史到词曲小说……那些最具北大藏品特色的古籍文献被请出库房,供人观赏。置身于其中,仿佛坐在千百年前的桌案旁,摊开的书页还留有前人隽秀的笔触。宋本行格疏朗,元本典雅淳正,明本朴拙复古,清本齐整严密,蜀刻本宽大,浙刻本精致,闽刻本浩繁。中国书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大书。

《尚书》十三卷,为现存最古《尚书》单注本之一

《洪武正韵玉键》明万历十年南京刻本

晒蓝本《托忒大字汇》,为蒙、满、汉三体对照词典


古籍背后的“守护者”

为了让师生读者更了解古籍文化,北大古籍中心的老师们开展了一系列科普体验活动,诸如模拟雕版印刷宋本《攻媿先生文集》、上手操作古籍纸张修复、线装书制作装帧教学和古籍相关学术讲座等。

古籍中心老师为我校教职工介绍馆藏珍稀文献及雕版印刷

如此众多精美的古代文献能够在今日被人看到,与我国古籍最主要的印刷形式——雕版印刷的发明密不可分。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代,并在晚唐五代开始普遍使用。北宋布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又相继衍生出彩色套印、饾版、拱花等新技术。2006年,雕版印刷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9年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北大,同学们可以亲自上手,沉浸式体验雕版印刷的沉静与古朴。

 ↓点击视频,体验在北大印古书↓ 

大量古籍的存续,还得益于我国古籍修复技艺的运用。岁月流逝中,古籍的破损千差万别,修复古籍的目标不是翻新,而是要“修旧如旧”,以最大程度保留古籍的历史面貌不论残缺程度如何,只配与书页质地、颜色相近的材料补托,缺字的地方不补添,断裂之处不接笔。因此这项工作极为考验修复师的专业能力、文化素养和耐力品性。北大的同学们也在古籍修复的平心静气中,沉入时间。目前,北大古籍中心有10位古籍修复、保护研究专职人员,他们共同承担起北大古籍的保护修复事业,可谓是精美古籍背后的“守护者”。以传统修复技艺为基础,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是北大古籍中心古籍修复比较突出的特点。设立在古籍中心的古籍保护实验室,将科学分析贯穿古籍本体研究、破损状况评估、修复材料选定、修复效果评价等整个修复工作流程。例如书叶脆化严重多是由于纸张酸化导致,需要使用化学试剂进行脱酸,传统修复中多凭经验,会存在脱酸不足或过度的问题,古籍中心科研人员对脱酸材料进行基础研究,结合实际工作改进脱酸工艺,以实验数据确保脱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北大古籍修复工作的另一个开创性举措,是在古籍阅览交接间设立了现场应急修复,也就是古籍的“急诊室”。师生在阅览或数字化扫描过程中遇到轻微破损的古籍,可以直接在交接间进行修复,免去了各种额外流程,处理时间从几周缩短到几天甚至半天,尽可能地保障师生的阅读、教学、研究需求,让更多的古籍“活”起来。

提起中华古籍,相信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个画面就是“线装书”,而“线装”也正是今天最常见的古籍装帧形态。图书馆曾举办“馆藏古文献之美”活动,由古籍中心杨芬老师带领同学们欣赏琳琅满目的馆藏古文献珍品,并现场体验制作线装书,上手缝线,感受古书由外而内的美。

“馆藏古文献之美”——线装书制作体验活动


故纸堆里寻文章

除面向师生及大众的古籍知识科普外,北大古籍中心还凭借其丰厚的古文献资源,践行陈建龙馆长一直倡导、一再强调的助力教育科研及人才培养。

研究生是日常古文献阅览室接待量最大的读者群体,他们往往结合专业的研究课题,特别是硕博学位论文的撰写,前往古籍中心查阅所需古籍以展开研究。中文系博雅博士后杜以恒认为,北大古籍中心馆藏最大的特点是“全”和“精”即别人没有的古籍我们有,别人都有的古籍我们的更好。杜以恒曾将古籍中心所藏清代藏书家路慎庄的藏书目《蒲编堂路氏藏书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这部书只有台北傅斯年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有藏本,十分珍贵罕见。

北大古籍中心的藏书丰富齐全、质量上乘,多善本、名家递藏本。如元十行嘉靖补修本《周易兼义》,北京市文物局、台湾省“国家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北大图书馆皆有藏本,然皆有残缺或涂改,只有北大藏本内容完整且无人为涂改,中文系顾永新老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周易》经传注疏校勘”就使用了北大所藏本。信息管理系博士生郑元元对古籍中心藏本之“全”深有感触。她记得在某位教授的课上,教授对学生讲:“你们查清代的文献,怎么能只检索数据库呢?”数据库不可能将清代文献收录完备,电子版也无法体现纸本的全部细节和信息,还是应当勤跑图书馆阅读纸质书。她在系统研究古籍中心收藏的一位学者的藏书时,翻检到该学者某本著作的手写本初稿,然而该书的出版已是20年后。对比初稿及成书,她发现除了学者本身治学严谨外,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和成书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她研究藏书开始时没有预想到的。中文系博士生张鸿鸣回忆起硕士期间承担了柯劭忞《春秋谷梁传注》的整理工作。在北大古籍中心藏本中,他发现了柯劭忞的亲笔批校及后人过录的批语。他非常惊喜,并将这些批语都收录到了整理本中。他谈到,“在使用这部批校本的过程中,古籍中心的老师们给我提供了不少帮助,我也一直很感谢他们”。

北大古籍中心工作人员不仅在对师生读者的服务上细致周到,还个个“身怀绝技”,学术功力深厚,甚至练就了“观风望气”的本领——拿来一本古籍,仅通过版式、行款、纸张、墨色,就能大致判断出这本书产生的朝代乃至更精确的年代。此外,在张鸿鸣看来,北大所藏金石拓本部分编目水平特别高,著录科学,信息完备、准确,特别是著录信息中对于一些拓本早晚、年代的鉴定,很见功力,特别便于检索和使用。可想而知,古籍中心金石组的老师在编目上是下了大功夫的,令人惊叹。近些年,中文系、历史学系、信息管理系开设的相关版本学、文献学、书籍史课程中,授课教师常常会布置学生到古籍中心查阅古文献。中文系刘玉才老师曾与古籍中心合作,开展馆藏日本“和刻本”的调查。学生按照各自分配的专题到馆查阅古文献,完成课程要求的各项版本著录,同时这份资料也提供给图书馆,供后期古籍编目员二次编目参考,形成“教学—研究—利用”联动机制。

刘玉才老师为同学们介绍北大馆藏古籍

为配合教师科研,古籍中心展开了特定的数字化阅览服务。中文系的民族民间文学整理项目需对馆藏宝卷文献进行调查,涉及明清至民国的各类宝卷文献约69种,共计66函267册,其中包含刻本、活字本、抄本、石印本等多种版本形式。经与图书馆协商,此批资源已被集中数字化,为研究者获取古籍中心藏书书影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古籍中心还积极探索古文献创新服务形式,发展古文献助力教学协同服务,为相关课程提供古文献教学的原本和场地。

“石刻文献的新材料与旧材料”讲座现场

“版本学”课程实地教学

“信息资源管理专论”课程现场

“中国书史”课程师生来到古籍修复室

可爱的中国书,可敬的北大古籍中心,可亲的中心老师们……北大古籍这座文献的宝库,还等着更多师生学者前去挖掘研究。而北大的学术文脉和文化底蕴,也正在这些墨迹书香间,被一代代北大人延续传承。

联合策划: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

采访:张一夫

文字:张一夫、丁洁心

图片:北京大学古籍中心

视频总统筹:赵梦秋

“在北大印古书”视频:

导演:刘清予

摄影:张蕴灵、李媛媛、方郅昊、杨洋

剪辑|后期|配音:李媛媛

出镜:张一夫、爱丽克斯

“在北大修古书”视频:

视频艺术指导:刘清予

视频现场导演:黄熙

视频摄影:方郅昊、杨洋

延时素材|剪辑|配音:李明珠

片头制作:方郅昊

出镜:王悦、玛丽卡

排版:刘涵烨

责编:李霁、王嗖嗖

北大教授戴锦华带你看电影!

        

今天,北大医学110岁!

        

北大数学英才班,欢迎新同学!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任书香四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